不會追熱點怎么做自媒體?
發布日期:2021-06-15
首先要清楚,什么才叫熱點。
1. 節日
可以是預期的重大慶典,可以是傳統節日,如現在的端午節和父親節,或者是普遍關注的購物節,如正在火熱進行的618活動,下半年的雙11等等。
此外,還可以是有規律的天文現象,比如天狗食月。
2. 事件
這里的事件,指的是突發的社會或自然的重大變動,注意這句話的三個關鍵詞:
(1)突發:一般情況,這類事件無法預測;
(2)重大:熱點之所以稱之為熱點,前提是具有重大的傳播力;
(3)變動:在新聞學上,變動才有新聞。變動強調的是事情的狀態有變化,才有傳播價值。
比如娛樂界的變動,科學的重大發現、突然發布的新管理政策(比如開放三胎)。
3. 熱門元素
與節日、事件這類“氛圍組”的熱點不同,熱門板元素是可以直接作為其中一部分插入到視頻當中的,也就是說:它本質上也是視頻元素的一部分。常見的熱門元素有如下幾類:
音樂:比如抖音上的熱門歌曲,很多視頻都會將熱歌作為背景音樂;
視頻片段:熱門的視頻素材,可以直接插入到視頻當中;
配音:抖音或B站上面就有很多鬼畜的配音。
此外,特效、貼紙也是火爆的元素,能夠視頻中的一部分。
視頻內容為什么要追熱點?
熱點,是某個事件、某個元素量級傳播次數大到一定數量級的結果,可以說是本身自帶流量。熱點用戶會主動搜索熱點事件,從而進一步助推事件的熱力值,所以,追熱點時毫秒必爭的事情,越早發布,越能獲得更多的關注。熱點事件還會受到平臺加buff,例如抖音的搜索推薦和抖音熱榜,聚合該話題的視頻。你想火,就必須追熱點,趕上了浪頭,就能事半功倍。
什么熱點不能碰?
不是所有的熱點都要蹭。時政熱點事件不要追,有爭議的事件也不要追,敗壞社會工序的更不要追。如果你所表達的觀點與社會主流價值觀不一致,網民們就不會與你站在一邊,甚至覺得你的品牌是不可靠的,這樣你的掉粉速率遠大于漲粉速率。
另外,與品牌關聯度太低的也不要追。品牌具有自身的核心價值和IP定位,胡亂蹭熱點反而會招致粉絲的反感。
還有,悲劇類的熱點,即使與品牌關聯度高,也千萬不要追熱點。品牌一定要堅守自己的價值取向和道德底線,決不能吃“人血饅頭”。
應該怎么追熱點
熱點一定要跟自己的品牌融合,找到熱點與品牌之間的橋梁。
1. 找主題:聯想串接法
可以在一張紙上寫下熱點和品牌(產品),然后看能不能找到1到2個中間詞,把他們倆連在一起。中間詞一定是與熱點強關聯的。中間詞越少,銜接越自然。
2. 熱點的3種追法
1)復用
追逐熱門元素,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復用。比如在視頻或者標題中提及熱梗,或者使用熱門的配樂。但是有兩個注意事項,一是不能原封不動地翻拍和套用,而是反客為主。
熱點永遠只是輔助品牌傳播的元素,我們需要掌握它,讓它服務視頻的主題創作,而不是忘了品牌、定位和風格。
2)衍生
熱點事件發生之后,網民除了關注事件本身之外,也會關注ta的來龍去脈,圍繞此話題,衍生出更多的話題,并與品牌結合。
3)反差
反差是高階玩法。本質上它復用了熱門元素的某一個元素,但是它融合了許多自己的創作和思考。反差更適合在節日中使用。
總之,不要在追逐熱點的時候,忘記為什么出發。